夏天,很多人在旅行和聚餐时喜欢尝试海鲜大餐,大饱口福之余,轻的如过敏、肠道不适拉肚子;重的如痛风、细菌感染等症状就随之而来。其实,海鲜是好东西,但并非人人适合吃,吃起来讲究也很多。

一些吃过海鲜到医院看急诊的人,多数是过敏、肠道不适或食物中毒。半小时或一小时前刚吃完海鲜,就出现皮肤瘙痒、发红、水肿等,都属于比较轻的过敏反应,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会致命。因此,吃完海鲜一旦感觉不适,应及时到医院就诊。由于海鲜肉质细嫩、营养丰富,比畜禽肉更容易消化,很多家长经常给孩子做海鲜吃。其实,幼儿吃海鲜量一定不能大,因为相对于成年人,海鲜是幼儿的高危致敏食品。孩子吃完海鲜后哭闹,出现红疹、眼鼻水肿等情况,这些很可能就是“过敏信号”,切不可大意,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。

内陆居民平时吃海鲜较少,在就餐聚会或者去滨海城市旅游时,如果大量进食海鲜,容易诱发胃肠道不适。此外,一次吃太多,或吃了不新鲜、没有烹煮熟透的海鲜,也会造成胃肠道不适。购买螃蟹、扇贝等海鲜时一定要选鲜活的,然后再处理烹饪,最好经过充分蒸煮再入口。如果购买时海鲜已经死掉,那么它们本身携带的细菌繁殖加快,产生毒素加快,而且分解腐败产生的有毒胺类物质增多,食用后可能会造成胃肠道不适甚至食物中毒。

夏天济南经常赤日炎炎,就餐时喝点儿扎啤是很多男士的最爱,吃海鲜的时候最好把冰爽的扎啤放一边哦,因为几乎所有的海鲜都是引发痛风的高危食物,而啤酒搭配海鲜的吃法,会大大增加痛风的发病风险。此外,已经患有甲状腺疾病和有甲状腺病家族遗传史的人,应该少吃高碘食物。海里的植物如海带、紫菜等含碘量非常高,海鲜中,蚶干、蛤干、干贝、海参、海蜇等含碘量较高,普通的鱼虾虽然也含碘,但并不属于高碘食物,吃一点倒无大碍。